每到農民收獲的季節(jié),我們的眼科就會非常的“忙”怎么回事呢?本地農民多以種植玉米為主要農作物,而在秋天收獲時,通常農民們都在沒有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就下地干活了。其中,最常發(fā)生的情況就是被玉米葉子不小心劃傷眼睛,而每次被劃傷后都因各種原因未能及時就診,導致了很多時候都會讓其發(fā)展成“真菌性角膜炎”這種疾病。
記得2016年的某月,家住黑林子的一位老大爺由他的兒女陪同來我科就診,他的主訴是干活時不慎被玉米葉劃傷左眼已經有一周多,但是未重視,自行在家滴眼藥水,具體藥物名稱及作用不清,用后未見任何好轉反而有越來越嚴重傾向,睜不開眼、疼痛流淚、異物感、灼燒感、并且畏光,用冷毛巾敷眼可稍微緩解,后來經兒女的建議來我院眼科就診。當時由于睜眼困難所以未查視力,當門診教授用裂隙燈檢查時,看到左眼一條明顯的發(fā)白的劃傷痕跡,周圍已經感染了,這已然是劃傷后未好好消炎用藥而引起的角膜炎。為什么被玉米葉子劃傷都就會容易得這種病呢?教授解釋說;“由玉米葉等植物類劃傷角膜引起的角膜炎很大可能是真菌性角膜炎,而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種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極高的感染性角膜病變,很可能會繼續(xù)發(fā)展成為角膜潰瘍繼而失明。”
沒想到這小小的一次劃傷還會帶來失明的危險,那么,老百姓在家應該如何及時處理和預防呢?首先,在下地干活時最好佩戴防護眼鏡,有效的保護眼睛不必要的損傷。其次,如果不幸被劃傷就要及時的到有資質的地方進行局部處理,此時的處理是很簡單的,相應的也不用花很多錢,治療效果也很好。最后,如果病情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或仍然繼續(xù)發(fā)展,那么可能就需要住院系統治療了。
由于這位大爺來就診時還未達到需要住院的程度,教授只是給他應用了一些局部的眼藥水,并告知其一定及時復查以便隨時調整用藥,然而那位老大爺并沒有聽教授的話按時間來復查,直到三個星期后的某天,在門診再次看到了這個大爺,當時從外表看,已經可以看出左眼角膜一片白色遮擋,視力非常差,只能從縫隙看到一些模糊影,而且眼部癥狀非常明顯,患者非常痛苦。當教授給患者檢查的時候,分泌物非常多,而且不停的流淚,角膜表面可見一片白色樣物,已經形成了角膜潰瘍,其余的都看不清。
此時教授建議患者手術治療,并且給患者解釋了手術的必要性。大爺在教授和醫(yī)生護士的精心照顧下,歷時20天終于順利出院了,不得不說,及時有效的治療,正確的手術方式是大爺能保住眼睛重新獲得視力的至關因素。教授說“早期行清創(chuàng)術可促進藥物進入角膜基質,提高病灶中的藥物濃度和清除病原體。結膜瓣覆蓋術可清除角膜真菌,同時利用結膜瓣供血充分的特點,提高藥物的滲透性,使角膜局部的藥物濃度增高,達到殺滅真菌的目的,但為病理性愈合,會遺留較明顯的角膜瘢痕。對于角膜已經潰瘍的患者來講,可以考慮行治療性角膜移植,以穿透性角膜移植為宜,板層角膜移植只適用于病灶可以板層切除干凈的病例。術后選擇敏感的、毒性較低的抗真菌藥物治療,防止術后感染復發(fā)。當病變局限時得到控制的話,預后一般較好,若出現角膜穿孔或真菌侵入前房引起真菌性眼內炎,則預后非常查,甚至導致摘眼球?!?/p>
吉林國文醫(yī)院眼科,是公主嶺地區(qū)最具規(guī)模的眼科???,協同吉林大學眼科醫(yī)院的技術力量,一直在為廣大的嶺城人民守護著眼睛健康。眼睛是心靈的窗口,是保證生活質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請大家一定要關心眼睛健康、預防眼病的困擾。愛眼護眼、國文首選!
微信掃碼預約